
核心提示
为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郑州市政府曾于今年3月份发布了《关于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停车场的若干意见》,并于7月份制定了《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实施办法》,从多方面对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进行鼓励和扶持。然而,这些规定正式实施3个月来,新建符合条件的公共停车场数量十分有限,郑州城区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公共停车场和停车位,仍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
政策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公共停车场建设为何依然难尽如人意?昨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新规回放:从供地到经营,全程都有扶持措施
今年7月23日,郑州市政府印发了《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实施办法》,于30天后正式实施。根据该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公共停车场,市政府将从供地补贴、商业开发、经营权、规费征缴、核定奖励、停车收费、优化运营、政府专项资金、银行资金支持、政府回购、优化审批程序等12个方面进行优惠和扶持。
比如,凡新建公共停车场所用土地符合条件的,可以划拨方式供地;新建地下公共停车场车位达到200个(含200个)以上的,可配建一定比例的商业开发面积。涉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停车场建设的,比例可适当提高,最高经营权可达50年。
此外,对市区新建公共停车场300米范围内的道路内停车泊位,自新建公共停车场正式营业之日起一律取消,并同步完善公共停车场周边市政公共设施、车位信息明示和停车智能化引导等设施。
记者走访:规定所指的停车场,实际建设不多
办法“总则”显示,符合扶持条件的社会投资公共停车场是指新建地上停车楼、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地下公共停车场(库),不包括单纯的平面公共停车场以及政府投资委托社会管理的停车场。
昨日上午,记者在未来路未来大厦周边走访发现,与3个月前相比,附近并未有新的符合扶持条件的停车场建设。为了满足大量的停车需求,未来大厦的物业管理部门平整了大厦后方的荒地,建设了简陋的地面临时停车场。
“你看看,附近哪还有停车场?车越来越多,停车场没见建,路上、路边都被占完了,现在停车一点也不轻松!”未来大厦一名指挥停车的保安员说,他听说过政府曾出台停车场建设扶持政策,也了解过具体内容,但至少在未来大厦周边地区,还没听说有符合要求的停车场建设。
在农业路与花园路交叉口,聚集着多家大型商场和超市,除了至少一年前建成的原有地下停车场外,记者并未见到新近建设的符合要求的大型公共停车场。因为车位紧张,在动物园门口、国贸中心地下停车场入口等处,时常会聚集排队的车辆,等待进场停车。尽管车位紧张,附近的大楼地下空间还有不少被开发成了地下商场和超市,用于商业经营开发。
农业路省汇中心写字楼后边,开发商曾建设了立体停车库。指挥停车的物业管理人员也说,停车位紧张,建设立体停车库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没听说附近还有哪个单位弄这种停车库”。
昨日下午,记者也从多位车主处获知,目前郑州市区虽然有不少路面停车场投入使用,但除了一些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配套的地下停车场外,很少见到其他的地上停车楼、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地下公共停车场(库)。
业内人士:投资大、回笼资金太慢是少建主因
曾开创性建设了大型室外立体停车库的郑州大河锦江饭店有关人士说,与单纯的平面公共停车场相比,地上停车楼、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地下公共停车场(库)的空间使用立体化,可以在最小的面积和空间内,实现停车数量最大化,是一种解决停车难的有效办法,也是发展趋势。
对目前这些停车场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上述人士认为“可以理解”。按照他的说法,这些立体停车场投资大,回笼资金太慢,相对于投资收益更快的房地产开发等商业运营形式,目前的扶持政策很难对社会投资者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对当前符合要求的公共停车场建设数量有限的现状,郑州市停车场管理中心副主任张跃也深有感触。他说,首要原因是土地供应不足问题:“如果有建设停车场的土地,开发商早开发成房地产了,还会轮着停车场?”
在张跃看来,投资大而收费标准低造成的回笼资金慢,也是造成公共停车场建设缓慢的重要原因。
张跃说,据他了解,即便是一些单位按照规划等建设了符合条件的公共停车场,但往往占用较大的面积用于开设地下商场、超市等盈利较大的项目,而用于停车的面积,往往被挤占得很小。
专家建议:建设公共停车场,政府义不容辞
对当前的停车难问题,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明锁昨日下午受访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近几年,郑州市政府接连出台各项政策,明确提出社会单位及个人可投资新建改建、扩建停车场。可目前虽然有优惠政策,但仍调动不起社会力量的参与,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力量想要建停车位,操作下来非常难,因为建设成本很高,而且回报周期过长。
“停车场是城市交通设施的一部分,带有公益性质,我认为政府应该利用手中掌握的土地、资金等优势资源,在此事上要起主导作用,而不能将建设这些城市基础设施的责任放手推给社会。单靠社会的力量,这是不可取的。”张明锁分析说,作为与西安规模差不多的内陆城市,郑州可以仿效西安,设立“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城区公共停车设施的投资、建设、管理,主动承担起公共停车场这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义务,并将更多的实惠带给市民。
“与社会力量相比,政府主导下的停车场建设公司,更容易与规划、国土资源、市政、交警、建设、住房保障、财政、税务等部门协调,担负起郑州一些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工作,推进也会更快速便利,更利于从根本上缓解郑州市停车位短缺的问题。”张教授说。